台北市長柯文哲上節目,談得了亞斯伯格症的大兒子時表示,對他沒太多要求,「只進展兒子歡愉,做喜歡做的事,不關鍵人就好。」
柯文哲口中的大兒子,高中就讀的是在北市升學率一等一的延平高中,也早在2年前就已從國立清華大學卒業。脫離校園生涯後,憑據臉書資料顯示,目前任職於補習班助教。
公共電視台8日晚間播出的《誰來晚飯》節目中,約請台北市長柯文哲,到得了重度自閉症、亞斯伯格症的王家華家裡作客。柯文哲自己是亞斯伯格症患者、大兒子也是亞斯伯格症,他在對談過程當中,因為本身經歷,對於「遭霸凌」有深入的體會。
柯文哲說,自閉症患者常因動作慢,而常蒙受職場霸凌。但他撫慰自閉症患者,面臨不公允,有時「給予諒解」,反而是強者的顯露;並認為,不管成功或失敗都是人生的一部份,要用更高條理的心態去面對。
柯P:在議會被欺侮
柯文哲雖然認為面臨霸凌,須以「原諒」立場去面臨;但他也暗示,他最厭惡那些欺侮他人又洋洋自得的人。「拜託!誰理你呀!」柯也惡作劇地說,本身在職場上也常被霸凌,「我天天在議會被欺侮!」
談到本身一樣得了亞斯伯格症的大兒子,柯文哲說,大兒子到2、3歲都不講話,這社會常常把人當模子,想塑造一個個一樣的「罐頭」;這不需要,進展他的兒子「做喜好做的事,只要不害人就行了。」
一最先不感覺有問題...
固然柯文哲談起大兒子言語間看來頗為輕鬆,而且其子的升學、求職路也看似順利;但他的太太陳佩琪之前受訪時,談起大兒子的過往卻是屢屢拭淚。
陳佩琪在3年前接管媒體訪談時曾說,「早些年不覺得大兒子有亞斯伯格的相幹症狀,」她本身固然是位小兒科大夫,但因為大兒子是她的第一胎,她那時也不覺孩子有什麼問題。直到快3歲了,大兒子還沒啓齒措辭,此時她才慌了。
後來帶孩子去讓大夫確診,才接管亞斯伯格這個事實。陳佩琪說,還好大兒子3歲後垂垂會講話了,但與大兒子的對話就泛起亞斯伯格才會有的「跳tone」情形。
天下父母親都是望子成龍,柯氏配偶也不破例。確診後,夫妻倆固然有些遺憾,但也只能自我撫慰還好不是自閉症,只是亞斯伯格症罷了;還能正常上學,只是人際關係、與人相處上會有些堅苦。
這也不是孩子願意的...
至於亞斯伯格有甚麼症狀?陳佩琪說,就是對人不感愛好以及語言成長較緩慢,還有不會看臉色!原本語言成長緩慢的大兒子,在4、5歲後,講話突然變好流利,當時陳佩琪只要下班一回抵家,大兒子就湊過來拼命講話,綿綿不斷,讓她有點受不了。陳珮琪坦言,有時辰跟大兒子相處對照累,「因為他不曉得看他人神色。」
回憶起當時,工作與家庭兩端燒,身心俱疲的陳佩琪也曾一度難忍情感的向大兒子說,「媽媽怎麼會有妳這類小孩?」講到此,陳珮琪已經是滿面淚水,她鼻酸梗咽地說,「這也不是孩子願意的...」身為人母心疼不已。但陳佩琪也自認很有福分,「還好我師長教師也是大夫」,可以尋求相幹的醫療資本,來協助他們照顧大兒子。
重視大兒子與社會上的「分歧」,柯文哲在節目中也呼籲,「要用更多同理心去看待周遭跟我們紛歧樣的人」;至於社會福利軌制,柯文哲認為,應該要有更久遠的打算,不是發一發補助金而已。(看更多柯P的平常...)
亞斯伯格症小百科(資料起原:Wikipedia)
亞斯伯格症候群(英語:Asperger syndrome,簡稱AS),屬一種成長障礙,其重要特徵是社交與非言語寒暄的困難,同時陪伴著興趣狹隘及反複特定行為,但相較於其他泛自閉症障礙,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成長。
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正常,其中有很多人智商偏高具有天賦,只有少少數的人屬於高智商,常常出現肢體笨拙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態,偶爾會發出怪聲音,但其實不作為診斷根據。其症狀一般在兩歲前呈現,並伴隨患者終,目前沒有有用治療方法。
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,必需具有以下三種症狀:
1.社交艱巨
2.溝通艱巨
3.剛強或狹小愛好
【延伸閱讀】
●2018年台北燈會3次全流標 柯文哲掛保證:必然辦
●上報人物/分開柯P不再演「後宮甄嬛傳」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8%AB%87%E4%BA%9E%E6%96%AF%E4%BC%AF%E6%A0%BC%E5%85%92-%E9%99%B3%E4%BD%A9%